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platform
构思:
这是一篇有关需求分析和产品设计的文章,从我在朋友圈看到的教微信做产品的需求出发,看微信是用什么功能来满足这个需求的?反推需求分析和产品设计的思路。
- 背景
因为先找到某篇看过的文章,提了一个希望微信出一个看过的文章的功能。
- 如何理解这个需求?
- 需求的本质
- 需求分析(频率,影响面,重要程度,实现成本)KANO模型
- 干系人——用户分层
- 竞品分析——B站,今日头条,微博等
- 场景(很痛)
3. 如何做产品设计?
- 从信息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需要结合信息架构
4. 结束
总结
微信的功能
1
某日在刷朋友圈时,看到了这样一条朋友圈,微信为什么不出一个读过的文章的功能?每次想要找到之前看过的一篇文章的时候,就找不到了,真的很烦。
但是看的的第一反应是,微信没有提供这样的功能,所以给了其他产品机会,于是向他推荐了印象笔记,文章可以剪藏到印象笔记,这样即使文章被和谐了,也可以被保存下来。
甚至是看到好文章时分享给自己,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回头想想,这样的思路明显是错误的。微信其实已经提供了收藏 的功能,印象笔记知识把这一功能做得更加完善,来满足高端用户的需求。
那么面对这样一个需求,产品经理该如何分析呢?
2
用户说他想要一个【读过的文章】的功能
这样的功能在内容平台的产品再寻常不过,今日头条有【浏览历史】功能,甚至把点赞过的,评论过的,都放到了一个页面里。哔哩哔哩有【历史记录】功能,你可以在这里找到你看过的视频。
微信公众号,也是一个以内容为支持的平台,但其做法却十分克制。
3 用户说的不一定是她真正想要的
需求的本质
用户说自己想要一个【读过的文章】的功能,但其实她想要的其实是去找到这篇文章,找到这篇自己读过还有点印象的文章。
找到用户想要找到的文章,才是这个需求的本质。而“找到”两个字,翻译成互联网功能,其实就是搜索。
稍微扩展,我们和可以对这个需求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4 需求分析
我们分别以需求的频率,疼痛程度为x轴和y轴,把这个需求放进这个坐标系里 [jpg] 可以发现,这个需求属于频次低,但非常痛的需求。
其次是这个需求的影响面 微信拥有8亿用户,其中公众号的用户大概是5亿,假设七成用户有回看和场景性分享某篇文章的需求,而这个需求的频次又是比较低的。
5 场景
这个需求的场景 用户在什么场景下会需要要找到一篇过去的文章?
场景1:对自己有用的文章 无法准确回忆起文章中的信息,需要进行回看,针对这样的场景,微信提供了收藏功能,让用户可以主动收藏有用的文章。但如果用户没有主动收藏,如何让用户找到自己想要的文章,就是提高产品的容错设计的关键了。
场景2:对好友有用的文章 用于社交分享,在与好友交流的过程中,想起自己看过的某篇文章对好友有利,一般用户不会收藏这类文章(对自己无用),而又因为交流是非常即时性的,用户对找到这篇文章便有非常紧急而重要的需求。
综合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知道这个需求 1. 频次低,受众范围小,但很痛 2. 有利于提高产品整体的容错设计
说明以上功能不知道为期独立设计一个功能入口,微信也确实没有直接提供【读过的文章】这样的功能,而是把它集成到了【搜一搜】里面,这才是体现的微信产品设计的简约。
6 产品设计
在这两种场景下,用户都是对自己读过的文章有一定的记忆,而他想找到这篇文章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收拾”,用户会根据这个标题再微信中进行搜索,希望通过搜索到这篇文章。
为了让用户可以更快匹配到关键词,微信的搜索系统支持了对文章内所有的文字进行匹配。
搜索分为【召回】和【排序】两个步骤, 想要让用户更快找到想要的文章,可以有一下两个思路 1. 提高该文章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序权重 2. 缩小搜索召回的范围,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微信做了两个功能: 1. 通过给读过的文章增加标签,提高其搜索排序权重来 2. 缩小搜索召回的范围
这两个功能的入口也不同,标签的入口要比分类的权重大得多 标签的结果在搜索的第一个分类既可以直接看到 而如果你想搜索搜索的范围,就需要多两部操作(切换分类和选择搜索范围)来完成, 也充分说明了微信希望通过标签来解决大部分的需求。
张小龙说过“设计即是分类”,但如何把分类做的刚刚好满足需求,避免产品过分冗杂的同时又保证了拓展性,才是产品设计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