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platform
你好,我是潦草学者,这是第 45 期草稿拾遗
一份关于 个人成长、效率工具 和 互联网商业 的 nwsletter
“爱是我们唯一能够感知的超越时空的事物” —— 《星际穿越》
🍻 生活体验
过去这两周集中学习了 AI 绘画和 小红书创作的知识。
学习小红书的知识,读了《爆款小红书》和《5 小时吃透小红书》,也看了一些文章。整个知识框架是搭起来了。最大的感受就是无论是写公众号文章还是 newsletter,更多地都是一种我有什么知识,写成文章分享给大家的思路去创作。
但是像做小红书这样的推荐平台,流量主要来自搜索和推荐,更需要注重用户的需求,只有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去创作,才能提高点击率和浏览量。
接下来也打算经营一个小红书账号,试试水。相信读者里一定藏着很多大佬,如果你有做小红书账号的经验,可以给我回信,我们一起探讨学习一下。
学习 AI 绘画的知识,这样全新的领域,还没有书籍可以阅读。我的思路是读了 midjourney 和 stable diffusion 的官方文档,看了 B 站上的教学视频。基本上也是上手了,使用 midjourney 画了一个新的头像。
我的设计思路是一个年轻有能量,充满好奇心,热爱学习的形象。
目前我也只是入门能够使用而已。AI 绘画的门槛在于对绘画的想象力和对英语词汇的积累比较少,如果需要深入学习,需要在这两方面做更多的积累。
🤔 思想碎片
最近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是,我学习了很多东西,但是缺乏实践的机会。
知识的三大来源:阅读、交谈、做事。
其实在实践中学习的效率是最高的。
在一个科学实验中,参与实验的摄影系的学生被分成两组,分别提交照。一组的 KPI 是数量,另一组的 KPI 是质量,实验是想查看高质量的照片来源于那一组。 结果最高质量的照片,是在数量组中生的。 因为当质量组花时间推测什么事完美时,数量足会采取行动测试什么才是真正的完美。
少楠在最近发布的一条动态中,也说了这个道理
按照这个道理,学到的知识后,应该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例如我们可以在学到知识后多想一个问题,这个知识可以怎样帮助优化我的行为,并在生活中做一次 ab test。如果 AB test 的效果是好的,则可以将实践应用到生活中,如果 ab test 有问题,那么就在复盘调整。
这样的策略更有利于将知识内化,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实践。
这其实也就是把自己当作产品的一种体现,也是知行合一的方法。
关联阅读:我在 《知行合一》这篇文章中也说到了这个道理。
☕ 内容杯测
01 不要囤积你的想法
这篇文章就讲了一个道理:不要囤积你的想法,
有好的想法就花点时间完善,分享出来。
被囤积的想法只会落灰,不会再打开。
确实我在创作过程中感受到的就是这样的,有时候灵感迸发,在 flomo 里记录下了一条笔记,在当下没有写成文章。于是这个想法就一直落在了知识系统里了,成为了一个「落灰的选题」
于是我的选题思路里,就堆积了很多待创作的选题😂
【选题库的照片】
文章链接:
02 如何找到自己的 niche?
niche 是利基市场的意思,后来也指创作者的受众群体,具有小、垂直的特点
利基市场(英语:niche market)也称利益市场、小众市场,是指由已有市场占有率绝对优势的企业所忽略之某些细分市场,并且在此市场尚未完善供应服务。一般由较小的产品市场并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中,一些需要但尚未被满足的族群消费者所组成。为了满足特定的市场需求,价格区间与产品质量,针对细分后的产品进入这个小型市场且有盈利的基础。——维基百科
寻找利基市场,最好的方案是开创新的 niche 市场,但这很困难。比如Airbnb 的短租业务,就是在长租和酒店之间,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并成为这个市场的主导者。
其次,寻找 niche ,应该思考的是你能创造什么价值,市场需要怎样的的价值,两者的交际处,很可能就是你的利基市场。
还有另外一种思路,是「为三年前的你创作、服务」,解决三年前的你遇到的问题,你有经验,可以帮助到他们。
对于创作者而言,和商业世界很不相同的是,商业世界的 niche 可能一直存在,老的人走了,新的人会进来。但创作者的受众,学习速度是更快的,所以一旦找到 niche 以后,需要在这个市场中深耕,保持不断地学习。只要你不断地学习,你就可以一直服务好 niche 。跟随 niche 成长。
文章链接:
03 人脑相对人工智能的优劣势
人脑在人工智能面前有诸多劣势,算力差、记忆力差、容易分心、缓存小、内存小。AI 的计算力更强,记忆力更强(内存),多线程处理任务(缓存),甚至还不像人类一样时常受到情绪的困扰,陷入分心和焦虑。
但人类相对于 AI 唯一的优势就是”通过类比进行范畴化“的能力,也就是”演绎“的思维能力。也只有这样的能力的帮助下,人脑才能在这样小样本的信息量下,产生基本可行的洞见。
人类的优势与我们“通过类比进行范畴化”的认知机制密切相关。这一机制在人类的认知中占主导地位,而在绝大多数机器认知(artificial cognition)的工作中,它却被置于最不受重视的边缘地位。只有采用这一认知策略,人类的思想才能做到虽然速度慢、不精确,但是基本可信、相关,并且能够产生深刻的洞见。 ——《表现与本质》候世达
书籍豆瓣链接:
04 Here’s what actually makes for a happier life
一位研究幸福心理学多年的博主,分享了如何让生活处于更新付的状态下的一些建议。
- 有自己的目标,但更享受专注在事项上的心流体验,而不是只关注结果。
在《幸福的方法》里也说到”真正的幸福感,需要我们有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并快乐地努力和奋斗“
- 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照顾我们的身心健康。按照我们的信仰和价值观有意义地生活;
- 接受他人的关爱和慷慨
- 坚信自己可以渡过危机
- 多运动,多接触大自然,体会人类最原始的快乐。
文章链接:
05 How to be great? 如何变伟大?
可能伟大不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只是把事情做好,并可持续地发生。
- 伟大不是一蹴而就的
- 伟大是可以赢得的
两个变得伟大的方法:
一、Consisitency 坚持不懈地做好的事情
- 关联阅读:https://v.flomoapp.com/mine/?memo_id=NjM4NDAwMzM
二、有益的投注导致预期的产出:
-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是奇迹,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可持续的方法
- 寻找最佳实践,并产品化
- 科学地,有项目地做事情
找到好的习惯并不容易,需要不断地实践和尝试,也需要好的输入。一旦你找到了输入,就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将输入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习惯。
伟大需要数量的积累,需要练习伟大需要数量的积累,需要练习。也验证了我开头说的「在时间中学习,速度才是最快的」
文章链接:
06 精力管理最好的策略就是——专注
我们的欲望是无限的。像我最近想要尝试做的项目很多,给自己加了很多 todolist,但最后这些 todolist 反而导致了我的拖延和低效。因为个人的精力非常有限,并且在不同的任务之间切换,是很耗费精力的一件事。
就像《心流》里说的一样,在个人的精力管理上,最好的策略就是——专注
文章中说到一个案例,假如现在的你回到在互联网商业伊始的时候,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商业想法会成功,你同时想做一个 Google,想做一个 Facebook,想做一个 Amazon。但事实上,如果你什么都想做的话,一个都做不成。
你只能选择一件事情,专注地去做。
文章链接:
07 图片拼接工具 Picsew
这期推荐一个好用的图片拼接工具。
Picsew 只专注于做图片拼接这一个场景,并做到了极致。
- 选择图片后支持横向和纵向的拼接
- 拼接图片后,可以进一步进行调整边距,套手机壳等装饰
使用基础的拼接功能是完全免费的,用久了,你觉得好用,或者想要使用高级功能,也只需要花 12 块钱永久买断,实在是太便宜了,一杯奶茶的钱都不到。
我有很多期 newsletter 里的图片都是用它做的。比如下面两张图,就是 Picsew 的作品。
感谢阅读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可以点赞文章,或是转发给你喜欢的人,或是给我买杯咖啡,也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和我一起学习,你的支持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点击 https://zhiy.cc/messy ,可以通过邮件接收草稿拾遗。
感谢阅读,这篇文章陈列了过去两周里,我认为有用或是有趣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我在周末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整理和编辑成文,发送给你。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可以点赞文章,或是转发给你喜欢的人,或是给我买杯咖啡,也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不苟活日记)和我一起学习,你的支持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