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platform
知行合一
很多人知道「知行合一」,源自王阳明。
王阳明对知行合一的描述是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所说的「知」,是指「良知」
在《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中,斐德洛同样见到「良质 Quality」,在这本书的定义中
良质是一种介乎于理性和感性之间,介乎于主观和客观中间,介乎于古典和浪漫之间的东西。他先于认知出现,所以我们无法对良质做出定义。
不管是斐德洛还是王阳明,他们口中的「良知」,我想都可以理解为我们的「价值判断」或是「直觉」。
但这样的描述似乎过于哲学,今天我们不在哲学的层面理解的问题。
《禅语摩托车维修艺术》(图片来源于网络)
知行合一,知是指认知,行是指实践。
知行合一,是将我们的认知应用到生活的实践中。这听起来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但在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
为什么懂得这么多知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知行合一的阻力
① 我们经常会忘记
知行合一的第一个难点是:在进行实践时,不记得那些道理了。
人类的大脑精通于逻辑推演和计算,却不善于记忆。
人的大脑,善于思考,善于理解,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可以估算出,每秒钟可以处理 126 比特的信息,1分钟是7560比特,1小时则大约50万比特。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但与此同时,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大脑的记忆力却非常薄弱。处理短期记忆,我们的大脑顶多能同时处理七组信息,如果超过七组,注意力就会匮乏,有一部分信息会被遗忘。处理长期记忆,记住的东西,也会不断遗忘。(遗忘曲线)
在《思考,快与慢》中,丹尼尔·卡尔曼说大脑可以分为「系统 1」和「系统 2」
系统1 负责进行本能的思考,潜意识下的思考,先天形成的,动物性的思考。例如生物的趋利避害,碰到火我们会下意识地避开。后天培养的,熟记于心的思考,例如看到「Apple」这个单词,除了想起苹果这种水果之外,我们还会想起苹果公司。
系统 2 则是负责深层次的,复杂的思考,例如看到 1+1 我们会下意识地得出答案为 2,但是在进行一些微积分的运算时,就不得不借助算式和工具。
② 无法真正理解知
我们读过很多书,但不是每一本都懂。我们听过很多故事,但不是每一种都明了。由于经历和阅历的匮乏, 我们无法对知识进行好的理解。
知识有不同的难度
往往在进入一个新领域时,我们只能从入门的读物开始学习。小学二年级的朋友,跳过加法,直接学习乘法,必然是很难以理解的。
知识有不同的维度
我们常说,隔行隔如山。坐在咖啡厅里,我和朋友滔滔不绝地讨论 web3 的知识,在隔壁的路人看来,我们聊天的内容如乱序的文字,虽然每一个字都认识,却不懂的是什么意思。换过来,在听其他行业的聊天时,我也常常有这种感受,如鸡同鸭讲,难以共通。
这本质上是因为我们缺乏共同的背景知识,在争论中,也常常如此,双方的背景知识不同,但往往在立场上相互争论,得不出结果。往往想要解决问题,还要从背景知识上入手。先验知识相同,即使后验知识不同,沟通过后也可以达到一致。
重复博弈的策略均衡结局与一次性博弈中的可行的个体理性结局恰好相一致。——奥曼定理
有些知识,需要经历后才能懂
在《越读者》中,作者说在年少时开始读《红楼梦》,但直到四十多岁,才理解了红楼梦里的一些场景。读《红楼梦》这种小说,就是你必须经历了自己的沧桑之后,才能看到年轻时候的你所没能看到的层次
我很早就读过《百年孤独》,高二时利用业余时间啃完。当时语文老师建议我说,像这样的书籍不适合高中生来阅读,太难以理解,当时的我不相信,硬着头皮读完了。到现在来看,除了几幕记忆深刻的情节,什么也没记住了。
我们需要经历过,在经历的过程中得到“重要性感受”,才能理解知识。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读到,理解是不一样的。可能现在读不懂的书,未来经历足够了,也就读得懂了。
痛过才会懂
痛苦是让人最印象深刻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的痛苦来源于决策错误,往往还犯在自己可以识别的错误上,因此时常感到懊悔
在最近的找工作的过程中,我便因为与用人单位申请了延迟 2 天确定 offer,导致 offer 被其他候选人拿走,让我感到非常可惜。
这样的错误,我本是可以识别并规避的,例如先接了 offer 以后再说等等。或是提前 1 天确定 offer,恐怕结果都会有不同。
但我依旧犯了错,错误带来的心理上的痛苦,让我学到了在这样僧多粥少的就业市场环境下,没有太多的时间,像一样让你在不同的 offer 之间比较,因为候选人很多,机会一旦错过,就被别人抢了。
很多道理,一定要等到我们自己痛过了,得到了心理上,痛苦的感受后,才会印象深刻。但等到此时,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由此来看,知和行是相互依赖的,不具备认知,则无法指导实践。缺乏实践经历带来的经历和感受,也很难理解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认知。
③ 行为决策时受到的干扰
除此之外,即便知和行到位了,但在具体的场景中,我们在做出决策时,依旧收到了其他因素的干扰。
根据一些行为学的研究,人在具体的情境下做出决策时,除了自身基于认知的价值判断,还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情绪的影响、大众传媒的影响等等。
- 关联阅读:我的文章 @用户如何选择一款游戏 中提到了用户用于决策的思维模型和 E.B.M 模型
就好像我在玩游戏时,一直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不免变得情绪暴躁,甚至责怪队友,心态爆炸。这时心中代表着情绪的大象已经进入暴躁的状态,代表着理性的骑象人,纵使非常努力地在控制大象,却抑制不住愤怒的洪水。
这时认知、价值判断已经失效,情绪占据了主导。
在做出行为实践时,想要做到知行合一,则需要尽量排除这些干扰因素的影响,基于理性的价值判断,做出决策。
如何知行合一?
上面部分讲了我们在进行执行合一的过程,遇到的困难。
接下来搜索,有哪些好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知行合一」。
一、保持学习
保持不断学习,精进自己的认知。
要知道,认知决定行为,只有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才能做出正确的事。
学习的目标是要理解知识,而能够用自己的话将知识表达出来,是理解的标志。理解得越深刻,表达也就越好。
二、将学习转化为行为实践
在学习之后,多尝试,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的最小实践。
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通过低成本的尝试来衡量行为的结果,再考虑是否采用,可以检验知识的有效性。二是可以帮助知识的内化和吸收,将知识转化到系统 1 中。
例如最近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在生活中很少夸赞人,但赞美和正能量永远是这个世界上稀缺的资源。我想要确定在生活中,适当地多赞美,能否带来一些好的改变。于是就开始每天尝试性地夸赞,事实说明,夸赞的行为,确实可以在沟通中带来不错的效果,可以给对方带来愉悦的感受。
三、时常复盘,时常回顾
我们只有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抽离开来,思考自己遇到的问题,观察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探索是否还有更好的选择?才能够意识到自己那些知行不合一的地方。
有时候,我们知行不合一,却侥幸逃过一劫,往往难以被识别。往往这些侥幸的心理,在逃避了痛苦之后,也在酝酿着下一次的更痛的痛苦。
所以,唯有通过复盘,我们可以观察到那些内心的侥幸,那些人性中的缺点,那些情绪超越理性的时刻,只有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并予以改正,才能够提前避免痛苦。
关联阅读:@复盘 中讲了如何以及何时进行复盘
结语
「知行合一」在我看来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人生状态。在知行合一的状态下,让自己的生活管理系统,驱动自己不断进步,是我理想的生活状态,也是我在不断实践的。
在写文章的过程中,我不满足于只是分享一个观点,单独的一个观点,哪怕是正确的,也是单薄的、无力的。
在观点背后,我希望能够提供论证的过程,或是足够的案例,当然更好的是使用自己在生活中的经历和感受。毕竟像上面说的,只有自己经历过的,才是最深刻的。
但个人的生活经历还是有限,所以就更新得慢了一些。
很早前就想写这篇文章,但是总感觉写的不系统,很难做到 MECE,不过我想,应该还是对读者进行「知行合一」的实践有所启发,所以发布了。
不知道你怎么看待「知行合一」可以留言和我分享你的看法,期待你的留言。